✩🧢🏇
比后辈更常见的委托人是老人自己。活跃在抖音上的写手韩萌,就是从老人身上捕捉到了需求。那是一年国庆节,韩萌受单位指派采访一位退休干部。韩萌的任务是了解老人对单位的贡献,但老人更想从青年甚至童年埋下的种子聊起。韩萌意识到,老人的一生经历了大时代的波澜,他的故事是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,当有人愿意倾听时,他乐意回溯总结,给自己一个交代。
“一个人在单位工作的经历,要放进他个人历史中来理解。”公众史学研究者、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陈新也有类似的经历,在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任职期间,他曾受学校委托,抢救性挖掘85岁以上的老教授在校任职期间的事迹,以弥补校史文献的不足。然而,陈新很快发现,如果只是关心老人与工作单位的关系,很难与老人建立信任。研究中心采访了几十位老教授,最终为每位老人都做了一本口述史。
丁满有意识地给委托他写作的老人作了分类。有的老人快退休了,知道单位要为他办一场欢送典礼,就想找人记录自己的一生,把回忆录作为资料保存在单位;还有的老人是为了增进儿女、子孙对自己的了解,以丁满在北京的房东为例,两位老人是北京一所高校的退休教授,孙辈出生、成长在海外,与老人交往甚少,老人希望孩子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是怎样的人,便请丁满将他们一生的经历写成了20万字的回忆录。
韩萌告诉记者,目前回忆录出品没有标准可言。从业者的能力、审美差异很大,通过平台晒出的回忆录包装品质也千差万别。更难把控的是文本质量。通过比对从业者提供的回忆录文本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发现,一些回忆录偏重抒情胜于事实,将传主的个人经历传奇化,也有一些回忆录会更注重事实核查,力求将传主的口述与档案、公开历史资料互相印证,形成真实、可靠、准确的叙述。
🧑(撰稿:宰保婷)基本养老金将在2035年耗尽?专家:误解、误读和误导
2024/11/30宰翠菊🎪
不应对特朗普关税计划过度悲观
2024/11/30江哲蓓😺
甘肃“培黎工坊”亮相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
2024/11/30文慧龙☌
科普发力!好医生集团获“2024年度活动营销金案”
2024/11/30桑咏颖🖕
广州地铁冲突事件情况说明
2024/11/30邰明国🙍
美“濒海战斗舰”前景黯淡
2024/11/29姚中和📅
王源受刑镜头:从被你们抓到的那一刻起,我就没想过活着出去
2024/11/29邵蓉惠😵
你有工作电话焦虑症吗
2024/11/29宋灵栋c
遭前男友囚禁烫伤女生脱离生命危险 男生父亲扬言:不管不赔
2024/11/28符庆威s
敲定三年分红规划 茅台继续梳理渠道
2024/11/28萧蓝聪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