📌🌑👂
近十几年来,国内大学有两个显著特点:一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,学生的志趣分化十分明显。所谓志趣分化,主要体现在大学中不再仅有只注重功课的单一类型学生,各种追求和选择的学生越来越多。二是从小被家长及祖父辈众星捧月般捧在手心的孩子不仅升入大学,而且已经遍布本、硕、博各层次,甚至已转变角色四攻一受囚禁于别墅生子,成为青年教师。家长们“你是最棒的”等鼓励式教育自然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但反面效应也逐渐显现,比如以自我为中心,只接受服务、不愿意付出,特别是不能冷静地接受哪怕是客观、合理的批评等。
如今的大学采用的联系家长、共同管理的“家校一体”模式,就是典型的被动应付下的选择,或者说是大学新生代改变管理生态的结果。因为对于家长而言,他们并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受一点儿委屈,“以自我为中心”的学生则期望处处随己之愿,学校又无法只“服务”而不提“要求”。为了减轻责任,大学就只能模仿中小学,由家长参与到管理学生的工作中。
当下的教学管理、教学评估和课程认证便是如此。新生代学生的志趣分化意味着他们是多元的集合体。然而,管理方却想用“标准化”应对这一变化,用“不变”治理“多变”,让“志趣分化”再次重归“统一”。这类强扭的方式除了形成若干文牍和应付评估的“教学材料”外,就只能继续促使教师无所用心地走“教学程序”、学生疲于应试。
上述辽宁某学院的“规定”就是忽视新生代学生的实际、“良好的愿望”没有得到期望结果的例证。本来,北方地区冬季大雪后,众人到周边的马路或公共区域扫雪是一个好传统,也是一道互助互爱的人文风景。然而四攻一受囚禁于别墅生子,一方面大学的新生代在家里是家长的“呵护”对象,很少参加劳动;另一方面,扫雪实属公益性质。公益之所以为公益,就在于它靠的是自觉自愿,既非必须,就不应“规定”。学院方面出台规定未必像网友指责的那样,是“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”,但现在看来,它反而让个别缺乏劳动习惯和公益热情的人找到了宣泄不满的理由。
对“成年人”的教育和管理自然不能居高临下,更无须充当“道学先生”,轻率地予以是非评判乃至申斥。“成年人”的教育是以平等为前提的。如果要顺应大学新生代鼓励式教育的习惯,就需要以精神鼓励为主,让先进的学生更先进,让相对落后的学生产生自我羞愧感。古人所谓“知耻而后勇”,并非是通过打击自尊和积极性的方式完成的。因此,积极向上氛围的营造才是关键。
🦄(撰稿:戚婵香)李源祥卸任友邦人寿董事长,任内分公司快速扩张!外资险企“重仓”中国市场
2024/12/19宗薇珊📴
刘纪璐:为王夫之对老子理论的批判辩护——从儒道形而上学与伦理思想的根本分歧出发
2024/12/19管元栋🏅
丘成桐、颜宁将获香港岭南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
2024/12/19程磊会🍟
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(中亚)班列年内首次突破7000列
2024/12/19蒋致蝶🎛
当山城“碰撞”消费月 新场景、新业态让城市冬日消费“热”起来
2024/12/19杨世文♆
第25个“世界读书日” 在精神食粮里品味“茶香书香”
2024/12/18穆清程🥉
“怀民亦未寝”老梗出新:多地官媒进场评说“高质量友情”
2024/12/18王腾腾☲
上海轨交21号线一期工程六陈路站主体结构封顶
2024/12/18鲁珊枝i
台当局或成乌空军最大支持者之一 援助计划生变
2024/12/17平舒黛j
“车厘子话题不断”触动了谁的敏感神经
2024/12/17晏刚璐😼